医联体建设的“榆阳样本”




榆阳区中医医院院长谢磊(右一)正在为贫困户看病。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是我市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扶贫的重大举措。榆阳区先学先试,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构建出医联体建设“榆阳样本”,形成区、乡、村三级共同参与,助力健康扶贫的良性机制。


    优质资源下沉 实现四项共享

    “我区建成横向医疗集团1个,由6所区属公立医院组建而成;纵向医疗联合体10个,引入省级及国家级三甲医院7所,覆盖了4所区属公立医院、12所乡镇卫生院。”榆阳区卫计局局长白志强说。

    榆阳区人民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等签订了儿科联盟协议,榆阳区妇幼保健院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榆阳区中医医院与省中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服务领域几乎涵盖了医院现有所有专业,开通预约挂号、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大型设备检查与检验结果互认、急危重症患儿救治、远程会诊、信息共享6个绿色通道,建立业务指导、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治疗控制考核、学科建设和科研协作5个工作机制,实现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4项共享。

    “六大机制”保障群众健康

    榆阳区医联体运行的核心是引入省级以上医院的优质资源,通过建立人才帮扶、资源共享、特色共建、信息互联、上下联动、工作激励“六大机制”,并逐级下沉,让群众受益,真正做到健康扶贫。

    人才帮扶是医联体建设的基本内容。我市星元医院和榆阳区人民医院建立“名医工作室”,引进国内知名专家147人,定期到区属各医院开展诊疗服务;真正让人才沉到基层,要求凡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在晋升职称前,均需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1年;实施带教培训、手术示范。

    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的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名医会诊的待遇,花低成本解决看病难问题。“我瘫痪了,看病很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会诊,真的太好了。”榆阳区鱼河峁镇梅家畔村贫困户梅海燕说。“让基层医院、基层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特别对那些地区差异大、基层资源稀缺的地方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榆阳区中医医院工作人员王立波说。

    特色共建机制是根据医院功能定位和群众需求,在医疗机构组建“一单位一特色”的专科,其中儿科、中医脾胃科创建成省级、市级特色科室,形成基层特色医疗品牌。信息互联机制是依托卫生信息专网和市、区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达到医联体内医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上下联动机制是指区级医院在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服务触角向乡镇、社区延伸,同频共振,实施区、镇一体化管理。工作激励机制是在帮扶过程中,建立与区级医院同岗同筹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保障基层一线帮扶工作人员福利待遇,让他们留得住、守得住。

    榆阳区自组建医联体以来,通过发展平台、加强国际国内高水准学术交流等措施,刚性和柔性引进专家200余名;各成员医院发表SCI论文15篇,在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136篇、非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20篇,参与编写著作1本,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53项,获2016年榆林市科技奖5项,发明专利1项;外聘专家教授进行义诊、手术等2万多人次,开展学术讲座2000余次,会诊疑难重症病例400余例;各成员医院通过免收专家挂号费、减免专家手术费和辅助检查费用、实行药品零差价等措施,直接让利患者2000多万元……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